Star's Blog

Keep learning, Keep improving


  • 首页

  • 分类

  • 关于

  • 标签

  • 归档

  • 搜索

你真的了解volatile关键字吗?

发表于 2018-05-13 | 分类于 多线程

原文出处: Ruheng

Java内存模型

想要理解volatile为什么能确保可见性,就要先理解Java中的内存模型是什么样的。

Java内存模型规定了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中。每条线程中还有自己的工作内存,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保存了被该线程所使用到的变量(这些变量是从主内存中拷贝而来)。线程对变量的所有操作(读取,赋值)都必须在工作内存中进行。不同线程之间也无法直接访问对方工作内存中的变量,线程间变量值的传递均需要通过主内存来完成。

img

基于此种内存模型,便产生了多线程编程中的数据“脏读”等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java中,执行下面这个语句:

1
i  = 10;

执行线程必须先在自己的工作线程中对变量i所在的缓存行进行赋值操作,然后再写入主存当中。而不是直接将数值10写入主存当中。

比如同时有2个线程执行这段代码,假如初始时i的值为10,那么我们希望两个线程执行完之后i的值变为12。但是事实会是这样吗?

可能存在下面一种情况:初始时,两个线程分别读取i的值存入各自所在的工作内存当中,然后线程1进行加1操作,然后把i的最新值11写入到内存。此时线程2的工作内存当中i的值还是10,进行加1操作之后,i的值为11,然后线程2把i的值写入内存。

最终结果i的值是11,而不是12。这就是著名的缓存一致性问题。通常称这种被多个线程访问的变量为共享变量。

那么如何确保共享变量在多线程访问时能够正确输出结果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并发编程的三大概念:原子性,有序性,可见性。

阅读全文 »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与联系

发表于 2018-05-11 | 分类于 多线程

定义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性质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进程的实质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进程是动态产生,动态消亡的。 2.并发性:任何进程都可以同其他进程一起并发执行。 3.独立性:进程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独立单位。 4.异步性:由于进程间的相互制约,使进程具有执行的间断性,即进程按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线程的性质:1.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可执行的单元。若把进程称为任务的话,那么线程则是应用中的一个子任务的执行。 2.由于线程是被调度的基本单元,而进程不是调度单元。所以,每个进程在创建时,至少需要同时为该进程创建一个线程。即进程中至少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线程,否则该进程无法被调度执行。 3.进程是被分给并拥有资源的基本单元。同一进程内的多个线程共享该进程的资源,但线程并不拥有资源,只是使用他们。 4.线程是操作系统中基本调度单元,因此线程中应包含有调度所需要的必要信息,且在生命周期中有状态的变化。 5.由于共享资源【包括数据和文件】,所以线程间需要通信和同步机制,且需要时线程可以创建其他线程,但线程间不存在父子关系。

关系

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线程是程序运行的基本单位。

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所以进程与线程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相对进程而言,线程是一个更加接近于执行体的概念,它可以与同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共享数据,但拥有自己的栈空间,拥有独立的执行序列。

区别

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1)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2)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3)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4)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5)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背景

以下内容转自知乎:

首先来一句概括的总论:进程和线程都是一个时间段的描述,是CPU工作时间段的描述。

下面细说背景:
CPU+RAM+各种资源(比如显卡,光驱,键盘,GPS, 等等外设)构成我们的电脑,但是电脑的运行,实际就是CPU和相关寄存器以及RAM之间的事情。

一个最最基础的事实:CPU太快,太快,太快了,寄存器仅仅能够追的上他的脚步,RAM和别的挂在各总线上的设备完全是望其项背。那当多个任务要执行的时候怎么办呢?轮流着来?或者谁优先级高谁来?不管怎么样的策略,一句话就是在CPU看来就是轮流着来。

一个必须知道的事实:执行一段程序代码,实现一个功能的过程介绍 ,当得到CPU的时候,相关的资源必须也已经就位,就是显卡啊,GPS啊什么的必须就位,然后CPU开始执行。这里除了CPU以外所有的就构成了这个程序的执行环境,也就是我们所定义的程序上下文。当这个程序执行完了,或者分配给他的CPU执行时间用完了,那它就要被切换出去,等待下一次CPU的临幸。在被切换出去的最后一步工作就是保存程序上下文,因为这个是下次他被CPU临幸的运行环境,必须保存。

串联起来的事实

先加载程序A的上下文,然后开始执行A,保存程序A的上下文,调入下一个要执行的程序B的程序上下文,然后开始执行B,保存程序B的上下文。。。

进程和线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出来的,两个名词不过是对应的CPU时间段的描述,名词就是这样的功能。

进程就是包换上下文切换的程序执行时间总和 = CPU加载上下文+CPU执行+CPU保存上下文

线程是什么呢?进程的颗粒度太大,每次都要有上下的调入,保存,调出。如果我们把进程比喻为一个运行在电脑上的软件,那么一个软件的执行不可能是一条逻辑执行的,必定有多个分支和多个程序段,就好比要实现程序A,实际分成 a,b,c等多个块组合而成。那么这里具体的执行就可能变成:

程序A得到CPU =》CPU加载上下文,开始执行程序A的a小段,然后执行A的b小段,然后再执行A的c小段,最后CPU保存A的上下文。

里的a,b,c就是线程,也就是说线程是共享了进程的上下文环境,的更为细小的CPU时间段。
到此全文结束,再一个总结:

进程和线程都是一个时间段的描述,是CPU工作时间段的描述,不过是颗粒大小不同。

开个QQ,开了一个进程;开了迅雷,开了一个进程。
在QQ的这个进程里,传输文字开一个线程、传输语音开了一个线程、弹出对话框又开了一个线程。

所以运行某个软件,相当于开了一个进程。在这个软件运行的过程里(在这个进程里),多个工作支撑的完成QQ的运行,那么这“多个工作”分别有一个线程。

所以一个进程管着多个线程。

MD5算法

发表于 2018-05-09 | 分类于 算法

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MD5(中文名为消息摘要算法)为计算机安全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散列函数,用以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保护,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 。

MD5算法的特点

1、压缩性:任意长度的数据,算出的MD5值长度都是固定的。

2、容易计算:从原数据计算出MD5值很容易。

3、抗修改性:对原数据进行任何改动,哪怕只修改1个字节,所得到的MD5值都有很大区别。

4、强抗碰撞:已知原数据和其MD5值,想找到一个具有相同MD5值的数据(即伪造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MD5应用

一致性验证

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信息(Message)产生信息摘要(Message-Digest),以防止被篡改。 MD5将整个文件当作一个大文本信息,通过其不可逆的字符串变换算法,产生了这个唯一的MD5信息摘要。 我们常常在某些软件下载站点的某软件信息中看到其MD5值,它的作用就在于我们可以在下载该软件后,对下载回来的文件用专门的软件(如Windows MD5 Check等)做一次MD5校验,以确保我们获得的文件与该站点提供的文件为同一文件。 具体来说文件的MD5值就像是这个文件的数字指纹。每个文件的MD5值是不同的,如果任何人对文件做了任何改动,其MD5值也就是对应的“数字指纹”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下载服务器针对一个文件预先提供一个MD5值,用户下载完该文件后,用我这个算法重新计算下载文件的MD5值,通过比较这两个值是否相同,就能判断下载的文件是否出错,或者说下载的文件是否被篡改了。

利用MD5算法来进行文件校验的方案被大量应用到软件下载站、论坛数据库、系统文件安全等方面。

数字签名

MD5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Message(字节串)产生fingerprint指纹,以防止被“篡改”。举个例子,你将一段话写在一个叫 readme.txt文件中,并对这个readme.txt产生一个MD5的值并记录在案,然后你可以传播这个文件给别人,别人如果修改了文件中的任何内容,你对这个文件重新计算MD5时就会发现(两个MD5值不相同)。如果再有一个第三方的认证机构,用MD5还可以防止文件作者的“抵赖”,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签名应用。

安全访问认证

MD5还广泛用于操作系统的登陆认证上,如系统登录密码、数字签名等诸多方面。如在Unix系统中用户的密码是以MD5(或其它类似的算法)经Hash运算后存储在文件系统中。当用户登录的时候,系统把用户输入的密码进行MD5 Hash运算,然后再去和保存在文件系统中的MD5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通过这样的步骤,系统在并不知道用户密码的明码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用户登录系统的合法性。这可以避免用户的密码被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用户知道。MD5将任意长度的“字节串”映射为一个128bit的大整数,并且是通过该128bit反推原始字符串是困难的,换句话说就是,即使你看到源程序和算法描述,也无法将一个MD5的值变换回原始的字符串,从数学原理上说,是因为原始的字符串有无穷多个,这有点象不存在反函数的数学函数。

算法原理

对MD5算法简要的叙述可以为: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总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表示第i个分组,每次的运算都由前一轮的128位结果值和第i块512bit值进行运算。

img

弱点

2004年8月17日的美国加州圣巴巴拉的国际密码学会议(Crypto’2004)上,来自中国山东大学的王小云教授做了破译MD5、HAVAL-128、 MD4和RIPEMD算法的报告,公布了MD系列算法的破解结果。宣告了固若金汤的世界通行密码标准MD5的堡垒轰然倒塌,引发了密码学界的轩然大波。(注意:并非是真正的破解,只是加速了杂凑冲撞)所谓杂凑冲撞指两个完全不同的讯息经杂凑函数计算得出完全相同的杂凑值。根据鸽巢原理,以有长度限制的杂凑函数计算没有长度限制的讯息是必然会有冲撞情况出现的。

MD5不可逆的原因是其是一种散列函数,使用的是hash算法,在计算过程中原文的部分信息是丢失了的,一个MD5理论上的确是可能对应无数多个原文的,因为MD5是有限多个的而原文可以是无数多个。比如主流使用的MD5将任意长度的“字节串映射为一个128bit的大整数。也就是一共有2^128种可能,大概是3.4*10^38,这个数字是有限多个的,而但是世界上可以被用来加密的原文则会有无数的可能性。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量这是一个理论上的有限对无限,不过问题是这个无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完全成立,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原文的长度往往是有限的(以常用的密码为例,一般人都在20位以内),另一方面目前想要发现两段原文对应同一个MD5(专业的说这叫杂凑冲撞)值非常困难,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想构建MD5值与原文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对于MD5目前最有效的攻击方式就是彩虹表,具体详情你可以通过链接了解。

1、md5就是32个十六进制数,其信息量是2的128次方。任意一个长度超过16字节的字符串,它的变数就已经超过这个值,所以肯定是不可逆的;

2、MD5相当于超损压缩;

3、王小云教授做的不是根据密文能得到原文的这种破解,他只是能伪造一个跟原文不一样值使得这个值的MD5值跟原文的MD5值一样,并不能准确的找到这个值,即:只能找到a和b使md5(a)=md5(b) 并不能明确原值是a还是b;

test

发表于 2018-05-07

标题一

测试搭建的文章

标题二

搭建好博客后,我们的各种细节配置基本都是在配置文件中完成的,Hexo中的配置文件一共分2中,在文件夹跟目录下的_config.yml叫做站点配置文件,同样的文件名我们可以在theme文件夹下的主题文件夹里面也找的。而主题文件夹下的_config.yml叫做主题配置文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ublic class StringBufferT3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ringBuffer buf=new StringBuffer();
buf.append("World!!");
buf.insert(0, "Hello ");
System.out.println(buf);
buf.insert(buf.length(), "MM~");
System.out.println(buf);

}

}

以上是常用的字符串拼接java代码

标题三

结束

1
$ ssh -T git@github.com

hello,I love zhizhi,Hexo

发表于 2018-04-23
1…1920
Morning Star

Morning Star

100 日志
14 分类
37 标签
GitHub
© 2021 Morning Star
由 Hexo 强力驱动
|
主题 — NexT.Pisces v5.1.4